霜降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霜降的到来,预示着秋天的结束,寒冷的冬季即将来临。俗话说“霜降杀百草”,霜降过后,植物渐渐失去生机,大地一片萧索,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忧思,导致情绪低落、注意力不集中,甚至出现心慌心悸等症状。霜降时节,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预防及养生?

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此时天气渐凉,秋燥明显,易出现口干、唇干、咽干、便秘、皮肤干燥等现象,燥易伤津。
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“朝朝盐水,晚晚汤”。白天喝点盐水,晚上则喝点蜜水,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,又是秋季养生、抗拒衰老的饮食方,还可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。




晚秋时节,天气渐冷,草木枯黄,落叶落果,万物萧瑟,容易引人忧思,使人意志消沉、抑郁。
登山扩胸襟是抵抗秋季抑郁症的有效办法。中医早就认识到,登山是治疗秋季抑郁症之良方,是给秋季抑郁症打一剂预防针。



霜降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,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,养生关键应注意做好“外御寒、内清热”。既要防外寒,应随着气温下降适时添衣,脚、腹、背和头等部位重点保暖;还要清内热,生食梨能清热解毒、生津润燥、清心降火;煎水或加蜜熬膏,能清热润肺、化痰止咳。随着天气逐渐变冷,已不再适合“秋冻”。
对于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来说,应按时增减衣物,以免湿、寒入侵。睡觉时一定要盖好被子,保证腹部、头部不受寒气,年轻人也应注意保暖。

霜降是秋季到冬季过渡的开始。俗语有“寒露不算冷,霜降变了天”。此时节,昼夜温差变化增大,因此要注意添加衣服,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。最好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。

供稿:姜婷婷
济医广〔2024〕第1511号